林徽因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暨《百年巨匠-林徽因》开机仪式在京举行

时间:2024年06月19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高森

活动现场

  盛夏六月,荷香满园。6月18日上午,由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百年巨匠》摄制组承办,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中国建设劳动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共同协办的林徽因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暨《百年巨匠-林徽因》开机仪式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报告厅举行。纪录片《百年巨匠-林徽因》是向以林徽因为代表的,不遗余力研究和保护中国古代建筑、记录中国的历史文化、开辟研究新路的伟大先贤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活动现场

合影留念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理事长、《百年巨匠》出品人左中一,原文化部副部长、《百年巨匠》总顾问王文章,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林徽因先生孙子梁鉴及外孙于晓东、外孙女于葵,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梁思成林徽因学生罗哲文之子罗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徽因学生钱美华弟子钟连盛,贝壳集团高级副总裁、党委书记、首席公共事务官林涛,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秘书长牛彤,北京影视艺术学会副会长、《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中国建设劳动学会会长鞠洪芬,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助理何志方,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李吉勤,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秘书长谢盈盈,《百年巨匠-林徽因》总导演寒冰,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庄惟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党委书记张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国务院参事王丽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舟等出席活动。活动由清华建筑学院副院长梁思思主持。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致辞

  向波涛在致辞中表示,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共同纪念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师、诗人、学者林徽因先生诞辰120周年,缅怀她为清华大学、为中国建筑、文学以及教育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并继承发扬她为祖国和人民矢志奋斗的崇高风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坚定自信,对科学与艺术不懈追求的坚毅品格。《百年巨匠》主创团队将用影视镜头语言对林徽因先生进行全方位的影像解读。希望通过纪录片的拍摄与展播,生动呈现出林徽因先生的非凡风采和卓越气度,激励师生继承发扬林徽因先生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进一步传承弘扬学校优良文化传统。

林徽因先生外孙女于葵作为家属代表发言

  于葵作为家属代表发言感染全场。她说:“我的母亲梁再冰今年95岁高龄了,近日刚从医院出来。她虽然身体活动受限,但头脑依然清晰敏捷,特意让我代表她对活动举办表示祝贺,我们全体家属都深受感动。在林徽因诞辰120周年到来之际,清华建筑系为她举办纪念活动有着特别的意义。”清华建筑系是林徽因、梁思成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同事们相聚在这里共同缅怀他们的恩师、挚友——林徽因。林徽因陶醉于伟大时代的建筑作品,着迷于美学与科学,虽然她一生多才多艺,在文学艺术领域颇有建树,但唯有建筑专业是她从少年起就认定的神圣职业,她将毕生都献给了建筑事业。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致辞

  张利在致辞中提到,林徽因先生是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她与梁思成先生共同完成《中国建筑史》等著作,系统总结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填补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空白,造就了中国建筑学研究的多项重要成果,不仅为后代建筑研究者前赴后继地深入探讨中国建筑的根脉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国在国际建筑学界的交流铺就道路,深化了世界对中国建筑历史、美学与技艺的认识。“林徽因先生一生,以其渊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中国建筑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她坚韧不拔的精神,积极的生活态度,使她成为许多建筑学子学习的榜样,特别是女性建筑学人在个人和职业发展道路上从林先生身上汲取了鼓舞,不断前行。她的丰厚的遗产,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清华建筑人。先生的一生是建筑学科贡献于文明进程的代表性案例,启发我们:无论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建筑学科将最新的技术突破与人文理想转化为人民的美好生活空间,以独有的理性与诗意去赞颂人性的尊严的光荣使命不会改变。”

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梁思成林徽因学生罗哲文之子罗杨致辞

  罗杨在致辞中谈到,“林徽因先生有很多身份,但建筑是她的精神家园。梁思成、林徽因是我父亲的恩师,父亲的名字也是他们取的;父亲的诗词、外语都是林先生在病榻边上教的;也是因为林先生的勉励,父亲后来才有机会成为‘长城第一人’。”他说,林徽因是立体的,不仅是“才女”,也是爱国者,为保护文化遗产积极呼吁,能够“位卑未敢忘忧国”,以自己的知识报效国家,体现出知识分子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没有条件地热爱自己的国家,她虽受过欧美教育,但珍爱中国,反感崇洋媚外的人。林徽因先生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为保护我国古建筑、弘扬民族文化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为了国家,她把自己的专业都做到了极致,希望纪录片《百年巨匠-林徽因》摄制组把片子也做到极致。”罗杨感慨道。

贝壳集团高级副总裁、党委书记、首席公共事务官林涛致辞

  贝壳集团作为此次纪念活动、开机仪式及《百年巨匠-林徽因》拍摄的企业,深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林涛在谈到支持拍摄重要性时说:“贝壳将全力支持拍摄,确保还原真实、立体的林徽因。相信纪录片能生动展现林徽因的生平和思想,让更多人了解她的贡献。期待纪录片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提高人们对建筑艺术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激发人们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纪念活动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宣布设立林徽因奖学金,旨在纪念林徽因对中国建筑学科的贡献,传承其学者精神,并激励女性研究生在建筑规划、园林和工艺美术领域的发展与创新。该奖学金将为品学兼优的女性研究生提供奖励,以表彰她们在相关领域的创造性成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林徽因奖学金的设立,为林徽因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成就树立一座永恒的丰碑。

纪录片《百年巨匠-林徽因》开机启动

  活动现场,左中一、王文章、向波涛、张悦、张利、林涛、杨京岛等共同参与纪录片《百年巨匠-林徽因》的开机启动。

《百年巨匠-林徽因》总导演寒冰致辞

  寒冰作为《百年巨匠-林徽因》总导演,介绍了创作思路。作为曾经拍摄了《百年巨匠·建筑篇》詹天佑、茅以升等四位建筑大师的导演,他一直是用人类学的方法和标准来拍摄每一部纪录片,而人物类纪录片又是纪录片中的皇冠。这次要拍摄的人物是林徽因先生,需要从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的视角切入,去研究和呈现林徽因先生的一生,所以无疑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他提到,5月18日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向林徽因先生颁发了建筑学学士学位,《百年巨匠-林徽因》摄制组作为唯一被允许拍摄的境外媒体,有幸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和学位证书的颁发,拍摄并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影像和资料,这些将作为纪录片的重要开篇。

观看林徽因先生纪念视频

  纪念活动上,与会嘉宾还观看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制作的林徽因先生纪念视频合集。现场还展示了林徽因手稿、著作、照片等珍贵资料,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此次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在校师生参加。大家一致表示,通过聆听嘉宾和家属的发言,回顾了林徽因先生的一生,感受她的卓越才华、坚毅精神和崇高品质。她的贡献对中国现代文学、建筑以及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她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传承。每个人都能从她身上汲取力量,砥砺爱国奉献的理想信念,涵养广泛深厚的文化自信,发扬追求卓越的探索精神,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2024年6月10日是林徽因诞辰120周年,她非凡的一生对中国建筑史、中外文化交流和国家文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她与丈夫梁思成先生共同为中国建筑史的建构、中国建筑学科的创建,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学者,她以真挚浪漫的情怀描绘出独特的艺术世界,以严谨深刻的学术研究促进了中外建筑文化的相互交流。林徽因曾在散文中写道:“信仰所给予我们的力量不也正是那坚忍韧性的倔强?我们都相信,只要我们都为它忠贞地活着或死去,我们的国家自会永远地向前迈进,由一个时代到又一个时代。”坚忍韧性的倔强,正是林徽因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她的品质、精神、气魄、格调值得后辈们追随敬仰。

展览现场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祖籍福州,生于杭州。文学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1916年随父林长民迁北京。1924年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攻读建筑学。1928年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同年8月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1930年,随中国营造学社展开广泛的田野调查,实地勘察两千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抗战期间,与梁思成共同完成编撰《中国建筑史》。1949年后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林徽因是一位伟大的建筑学家,她独具匠心,独具慧眼,集科学家的缜密、史学家的哲思、文学家的激情于一身,为中国建筑史学术体系的创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2024年5月18日,宾夕法尼亚大学韦茨曼设计学院在2024年毕业典礼上正式向林徽因追授建筑学学士学位,表彰她作为中国现代建筑学先驱的卓越贡献。韦茨曼设计学院院长弗里茨·斯坦纳认为,林徽因应该因其对建筑学的贡献而被世人所知,而非仅仅作为一个文化人物,她对全世界建筑行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编辑:高森)
Baidu
map